“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在集大,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教育家精神
讲述着三尺讲台的魅力和教书育人的情怀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坚守与热爱
———————————————————————
光荣从教四十年 | 吴集迎:用高尚品德、优良品性来约束自己
1984年,吴集迎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来到集美大学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原厦门水产学院)任教。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新时代教师素养之根。“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40年来,吴集迎在教师的岗位上勤恳敬业,踏踏实实教书育人,不断以高尚品德、优良品性来约束自己,自觉承担起育人的光荣责任。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在他看来,想要成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离不开“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虽然我不是师范专业出身,但通过一次次教学反思与总结,教育经验也渐渐丰富了起来”,多年来,他结合学生特点和新的教学环境与设备,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常教常新,“看到学生们在各个岗位上有所建树,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即将与热爱的教师岗位分别,他充满留恋与不舍,退休前最后一课,吴集迎和空教室自拍了一张“合影”。对于新一代的青年老师,吴集迎祝愿:“希望他们能承担好教书育人的责任,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