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的老师”征文 | 陈宇焓《朝沐杏雨,塑人以言》

朝沐杏雨,塑人以言

我偷憩在初春暖阳中,躺在绿意中拥抱着柔风,不曾料到在这个春日我能遇见您。您以渊博的学识贯通古今,打破历史的壁垒带我们回到千百年前汉字产生的那个春天,我读篇篇古文似与故友相逢。我奔跑在汉语言的旷野之上,无时无刻不感念您的指路之恩,我的古汉老师——杨志贤老师!

在今年三月,我们初见相识。在第一堂课上,一种相见恨晚的情绪让我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无形中被一种力量牵引着,沉寂的内心因你的一句句话而共鸣颤动。你说“一名语文老师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大家生活,语文与我们的人生其实一直都息息相关”这是我记住你说的第一句话,这无疑与我选择师范的初心不谋而合。在往后的课中,我不断汲取那些充满奥秘的知识点,对您的认识也不断深刻。那些为人为师的道理你用实际行动于无形中浸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以你独特的方式和话语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

而不觉间我们一起同行经历了整个春天以至初夏,虽然我们的相处仅仅只在每周五的早上或是每周二的下午,但我惊觉自己已经见过你很多面了。

我见过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学者严谨认真的您。您说:“要对一本书进行评价首先要自己认认真真读一遍。”确实如此,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里,有太多观点鱼龙混杂,只凭某些人对一本书的评论结论来断定一本书的好坏,未免是对一本书的亵渎糟蹋。作为一名求学者,我惊叹于老师的学识渊博却更敬佩她包容严谨的态度,她尊重各样有道理的观点,但是恪守“亲身实践阅读”的前提原则。文科从不是说云是云,天马行空,相反更应该是脚踏实地,有着严密逻辑的,这是认真负责的你教会我的。

于春日午后,我曾见过年少多才多艺的你。一腔歌喉起,困意消然。在讲课中,你发现不少同学们泛起了春困。正巧你讲到了一个古字读音,便心生一计,竟以唱曲的形式把古字音随歌调流转出来,犯困的同学们似乎都抖擞了一下,那气沉丹田的唱腔再带有女性独有的柔美属实是把大家伙惊艳到了!杨老师说“唱一句给大家精神精神!”这样好的唱功让我不由地想着:年少的杨老师便是如此吧,爱唱歌,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一个劲地死读书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能把这个爱好和自己的职业所结合起来,让自己的课堂妙趣横生!

我见过在生活中平凡可爱的您。“好奇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力。年轻人的你们就应该保持好奇,多问为什么你就能知道越多。”学习需要探索,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探索。当我们忙碌沉溺于功利世俗,孩童时的好奇早已烟消云散,是我们什么都知道了吗?不是的,失去这样的好奇心似乎也失去了进步的条件,学习生活的动力也被世俗禁锢。听到杨老师这一言又何尝不是解开锁链,释放我们最纯真的天性。“没关系只要开始就不算晚。之前没开始学习的同学现在学习也是一样的。不管你是大二、大三甚至是工作以后,只要你要开始学,愿意学便不算晚。最怕的就是你不学。”杨老师便是这样以最朴实的话激励着我们学到老活到老。

但这些是我的想象吗?不,我想这些一定是真真切切的杨老师。一个人的语言是她内心所实实在在的反应。而那些不带任何犹豫、饱含真情的话,更是一个人的生命中历经浪涛沉淀下来属于她自己的那一部分。我于课堂中认识杨老师,却从她的课堂中窥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我于课堂中学得知识,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去感悟一个师者该是如何,渴望有朝一日如您一般用生命影响生命。还好,我们相处的日子也才刚刚开始,我还有很多篇章能与您共书画,于此便更珍惜当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我看着您,钦佩着您,学习着您,渴望成为千千万万无数个“您”中的一员。您说凤凰花开又一年毕业季,或是离别或是相遇,而您的教诲在数次花开花谢中更迭传承。谁说语言没有力量,我这一路走来,锤炼着我,塑造着我的最不缺的便是那一句句朴质充满生活智慧的诤言。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何其有幸,于三月这个生命力充沛的季节里遇见杨老师。听君一席话,学生心中信念建筑,更明未来方向!

走廊外,日光澄澈,蛐鸣清透,袭缕清风浸润书乡。你听,三尺讲台上又传来杨老师那铿锵有力的讲课声,那是我破土成芽、向阳生长的养分,是促我少年追梦,风雨兼程的最好呐喊!